转载: https://zhiyuan.sjtu.edu.cn/articles/2067

 

尹茂帆:我的选择 

 

 

个人简介

所修专业:计算机科学(交大ACM班)
最终去向:康奈尔大学

毕业感悟

Smith: Anderson先生,你现在就应该意识到了。你赢不了的。坚持下去毫无意义可言。为什么,Anderson先生?为什么?为什么你还要顽抗?
Neo: 因为这是我的选择。
——《黑客帝国》

晚饭,席间与后生畅聊,交谈甚欢,笑侃诸事。

或许,在他们眼中,在如今刚认识我的同学眼中,我恍若效仿典范,就如同我当年仰望前辈一般。而真正熟知我大学生活的人才会些许知道我的辛酸,我的选择。

正所谓:“只见贼吃肉,未闻贼挨揍。” “咚……咚……咚……”,我以自己所能想尽的合适力度敲动着宾馆的房门,尽管摒住呼吸,耳畔却不断传来突突的心跳。里面是一片寂静。眼前这扇木门,稀松平常,既非镶金嵌玉,也未雕龙画凤,然而却是通往未来之门。因为我知道上海交大的俞勇老师就在门后,咫尺之遥。数次敲门不得见,也未有回音,使我进退维谷,心急如焚。我相信他就在房内,不愿开门合情合理。此时的我,别说国赛银牌,连省赛一等奖都没有。换句话说,连保送生资格都尚未可知,人家凭什么对我感兴趣,更别提有任何承诺。竞赛向来是成王败寇,想到这儿,羞愧、懊恼、无奈一时都涌上心头。趁着鼻子发酸之前,我仍不死心,再次敲动。里面传出了些许动静,但门还是岿然不动。突然间,后面伸出一只手有力的猛敲了房门,回首定睛,清洁工人正欲打扫房间。房门开了,如我所料,老师一脸严肃。已经记不清当时用着如何的语气恳求,但对方只是毫不迟疑地再三摇头。

终于我在高三毫无悬念地拿到了久违的一等奖,也意外收获了交大的预录取。

后来我通过了面试的选拔,进入了传说中的ACM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高中一样,这是一个随手一抓就是一把各色竞赛一流高手的班级。剩下没抓的那把则是高考中的佼佼者和顶级学霸。但是跟中学时代不同的却是,大部分同学都和我一样,以计算机见长。如果说在中学时代虽然成绩平平,还有计算机的强项得以自我支撑的话,进入了ACM班后,我的内心的平衡和自信一度走向崩溃。我发现了似乎有任何一个方面都完全压制自己的人,我的存在似乎对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意义。矛盾随着时间逐渐累积,最终,在数学分析不及格后达到了顶峰。诚然,对大一新生来说,因为对新的生活方式尚未谙习,参加ACM比赛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学业,但内心的迷失和冲突才是酿成悲剧的主因。而我却要感谢大学唯一的这一次挂科,它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位置,接受了一切的现实。于是第一学期的总结《四时》是我认为大学期间最为精彩的总结和分析,尽管乍看之下压根不像是个总结,更像是个随笔。四个章节《初》《乱》《破》《定》很好地阐释了内心的四个阶段。

经历过挂科的耻辱,我本可以自暴自弃,但是那样太容易了。为什么不挑战一下有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隐忍。我一度将大学的目标降低到能够顺利在交大毕业。这样便好了,我这么想。如果要被淘汰出ACM班我也认了,因为我确实水平不行。但是主观上来说,我是不愿意被淘汰的。自暴自弃和自知之明的区别或许就在这里:同样是只求毕业,倘若自暴自弃,就会对是否留在ACM班毫不在意,而自知之明则是希望能够留在班上,但是若是被淘汰也心平气和地接受。我庆幸我选择了后者,理由是极具阿Q精神的:现在的课程都是数学课,专业课上得不多,我的强项或许没发挥出来。之所以是「盲目乐观」,因为自从接受了班级诸位高手的冲击之后,我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水平了。虽然在意志的废墟之上,我试图重建家园,但原有的一切在那时看来都早已被夷为平地。 我开始尝试时常站在旁人的角度批判自己的思维,这个举动直接地反应在了大一下期的总结《三思》里。我于其中列举了思考的三个问题:计划的本质,速度和质量的辨证关系,长期坚持的喜悦。尽管前一学期挂科,这学期仍旧有数学分析课程,我还是效仿罗斯福新政的方式去拉动自己的内需,开始了一个计划已久的事情:学习古典吉他。果然学琴练琴并没有影响到课程的学习,反而给每天生活增色不少。这一学期基本上坚持做到了每天练习一个小时。

真正的考验在大二上学期来了。如果说之前在大一挂科后所做的一切都是豪言壮语的话,现在就是实践这套理论和笃行自己许下的诺言的时候了。讲理论、说道理谁都能够,但是究竟我是否能真的拯救自己得用事实说话。这学期,在课业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重修数学分析一,且因课时和概率论重叠,无法听课。最后我补交了所有作业,参加了两次考试,终于通过了。虽然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我想这是在没有时间大量刷题的情况下,我所能达到的最好吧。我问心无愧。这学期总结标题为《两难》,讲述的就是我在比别人多修一门数学课的情况下,一度两难的生活。期末的最后阶段真的是惊心动魄,引用总结的原文:“在备战数分期末考试时,同时要兼顾抽代、概率论、算法、物理,以及期末新加的John的课程。在考试周开始前我意识到了这个严峻性,所以做好了计划。这个计划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常紧凑,牵一发则动全身,必须按部就班执行。还好最终大致是按着计划完成了。”

随着数学分析一的通过,我悬着的心渐渐放下来了。我对自己的预期由仅仅能毕业提升到了留在ACM班。一直对自己能力持怀疑态度的我终于在大二下学期迎来了绝佳的证实机会: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由于浓烈的兴趣以及对自己代码能力残存的乐观,我选择挑战自己,将原有的课程设计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提高以增加难度。细节在当时的学期总结里面已有描述,不再赘言。渡过了最难熬的五月初后,我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和大部分的编码,领跑整个project,最终拿到了满分和最高加分。另外,这学期末各个实验室的老师前来宣讲。俞凯老师的演讲尤为打动我。我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和治学态度所吸引,于是当场就在台下开始用手机撰写邮件表达希望加入实验室的意图。我有种预感会有很多人会填报他为第一志愿,所以一定要争取先与他联系,表明自己的兴趣。事实不出所料,他晚上发邮件希望我去一趟电信楼他的办公室。等我风尘仆仆地赶到办公室时,他就表明这么晚约我谈话确实是因为报他的人太多,而俞勇老师那里催促决定。我跟他聊得很开心,从他一个劲地回答「很好、很好」也可以看出他十分满意,最后还演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于是我的本科科研就这么开始了。这一学期的总结题为《一心》,意为全身心投入课程设计和全身心投入科研。 至此我的大学总结四部曲就已经形成:《四时》《三思》《两难》《一心》。标题以“四”、“三”、“二”、“一”打头,意为随着悲伤和痛苦逐渐的剥除和抽离,我的处境越发明朗,前方越发清晰。我真的没有被淘汰出班级,所以下一步的预期就提高为在班级上有所作为。

大三上期的总结题为《方向》,因为此时的我随着科研的进行,在思考自己所憧憬的人生理想。其中我批判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观点,而认为工业界和学术界是一种微妙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其中我也大胆地描述了自己的愿想:我想做的既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coding,而是将科研和业界相结合的粘合剂。说实话我写完这番话,发送邮件后仍心有余悸,因为这是在打俞勇老师ACM班「培养科学家」底线的擦边球。不过尽管有时他令人畏惧,我相信他不会断章取义,应该能够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的追求并给予宽容。在我的理解中,他所不容许的,是从事重复性劳动的coding,而那样毫无疑问地抹杀了一个人的创造性,且辜负了ACM班的设立之目的。

在明确了“方向”之后,我开始部署“战略”了。大三下学期的总结标题即为《战略》。这次总结跟以往的文风相比又有很大的变化。我把课业、科研和英语标准化考试比喻成三个集团军,用军事部署的语调总结了这学期的进度和预期,十分有趣,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我已人在新加坡,正在准备着8月30日的第一次托福考试。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报了9月和10月份中的另外两场考试。其实当时我还对30日的考试忧心忡忡,因为准备的时间不足一个月,而且实习刚开始需要做很多工作。万幸的是,这一次考试达到了预期的分数,于是我取消了后两次。

实习一个月后,我赶在9月底的ICASSP deadline提交了自己第一作者的又一篇paper。之前二投ASRU的另一篇paper再次被拒了,十分沮丧。当我在微信语音里面自我调侃,透出这失落的语气时,俞凯老师安慰了我,说我不是有一篇第二作者的paper被ASRU接受了吗,而且是第一个学生作者。我喜出望外,发现因为当时一作钱老师把我邮箱写错了,于是我没收到邮件通知。这篇被ASRU录用的论文的方法论和我一作那篇较为相似,所以我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

奇迹再度降临,在出国申请12月15日截至日一周后,也就是22日,得知自己的ICASSP一作论文被接受,瞬时喜出望外。虽然我申请的方向是系统不是语音,但这篇语音顶级会议的一作论文作为之前研究方向的成果可以证明自身的科研能力,在申请材料中起到了对过去研究总结的画龙点睛之用。于是我尝试联系各大学校是否能够更新已经提交的简历,有数所愿意帮助我更新资料。

难以相信,一路这样走来,已经走出这般距离。虽然曾经一度跌入如马里亚纳海沟般的万丈深渊,也曾在对我关上的门前抽噎,但也许是我残存的那一点点勇气,或是些许的固执,使得我没有漠然转身离去,而是执拗地叩开了一扇扇命运的大门,并将其作为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