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与“人”之建构

程婧 段鑫星

一、引 言
  佛教[1]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之一,佛教对人的认识也是中国传统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本文以佛教各派皆认同的“缘起性空”为理论参照,对佛教“人”之建构进行探讨。
  佛教认为,“缘起性空”为万法起灭之根本法则。“缘起”,亦名缘生,“因缘生起”的略称,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当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因现观缘起而成佛。《杂阿含经》云:“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2]可见,“缘起”并非佛所创造,佛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一自然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在佛教中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神,自然法则具有至高无上性。
  “缘起”法所阐述的是因、缘、果的关系。“因”即因素,“缘”为条件,因、缘、果三者相依相待而存在,其中因为主导,缘为辅助。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凡果必有因,因果必相应,万物均处在因果相续的状态之中。《中阿含经》云:“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3]世间万法无不处于一定的相对关系中,无不受其他事物现象的直接或间接条件的限定制约。一旦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亦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大到宇宙,小到人的念头,都经历“成、住、坏、空”。当条件具备时,成、住,当条件不具备时,坏、空。
  所谓“性空”,是指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其本性为空。佛教用如来藏、佛性、自性、法性、空性、涅槃、真如、圆觉、阿赖耶识、第八识、含藏识、无尽藏、本法藏、第一义谛等来表达宇宙原初的状态和万物本来具有的清净本性,这一本性常住不变,由如来藏为根本因缘起一切万有。诸法空相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4]。如此空相能生妙有,能现宇宙万相。所谓“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如自性不空,则不能有,此为“真空生妙有”之意。“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5]此“心”即为空性,也即人的自性、本性。由于万物均由因缘和合而成,因此其没有独立的实体或自性,乃因缘和合之“假体”,抑或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不确定的,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没有确定的自性,所以叫自性空,简说为“性空”。
  因此,缘起、性空实为一体两面,前者说明现象,后者提示本质。诸法的实相即为“缘起性空”:因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

二、佛教人学思想体系
  (一)人之诞生
  《长阿含经》、《起世经》等经论中有较多的关于“世界”起源的描述。佛教认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成,若缺少四大就不会构成有形的“色”。但此“四大”非根本元素物质,而是泛指物态的现象,即认为“四大”本性是空,无有自性可得,宇宙万物均是因缘集合而有,人们所认知的宇宙万物只是四大的生灭变化而已。
  佛教认为,在凡夫所能感受到的外在世界尚未产生之前,只存在着如来藏的光明,它清明寂静、不染纤尘。在这一特定的空间中,充满构成世界的因素——四大。众生最初一念,产生于如来藏光明的境界。最初一念产生之后,世界开始凝成,先于“空轮”中发生“风轮”,物质与空间相对分化,又由“风轮”而发生“水轮”,末了结成“金轮”,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
  佛教还向我们展示了至极广大的时空观。从空间上讲,有“三千大千世界”之说,此为一佛之化境,宇宙是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从时间上讲,世界必经“成、住、坏、空”四中劫,合而为一“大劫”,每一中劫又含二十小劫,而即便一“小劫”的时间也极为漫长,而至凡夫难以揣测。所谓“虚空无尽,世界无尽;朔之无始,追之无终”。
  人类与世界具有同一的本体。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转动归风。”[6]人由于一念无明,始生烦恼,本具光明天真的天性完全消失,生起贪、瞋、痴,才幻化出宇宙万物与六道有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六道中轮回,只有佛、菩萨、声闻、缘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
  (二)人之本性
  因人诞生于清净寂静的如来藏,故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第一次参见弘忍法师时的答话也表明了这一点:“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7]人人皆有成佛的内在条件,无需向外寻求。然而,“无量烦恼覆如来性,佛性杂烦恼者无有是处,而是佛性烦恼中住,如瓶中灯,瓶破则现。瓶者谓烦恼,灯者谓如来藏。”[8]人的主观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和外境接触,被五蕴所覆,对境界生起贪爱,而产生好与不好的分别。好坏的分别并非实有,而是来自主观的认定。众生的烦恼、妄想、执著,像不透光的瓶子一样,遮住了瓶内本有的自性之光,遮覆了解脱的光明,障碍了解脱的修证,无法实证本有的如来藏,在六趣中轮回流转。
  在佛教中,“佛”指“觉悟”,觉悟了的人就是佛。“性”含义非常丰富,依《央掘魔罗经》,有不生、真实、常、恒、不变易、寂静、不坏、不破、无病、不老死、无垢等性质。佛性是人的本性,这一本性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但佛性本身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也不会被破坏,不会因污染而改变性质。因此,众生悉可成佛。十法界均出自宇宙本性,是一个法身,一个整体。
  (三)人之存在
  按照缘起论的观点,人的肉身也与世间万物一样,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也存在生灭变化,也必然经历生、住、异、灭。缘起论表现在有情生命的流转上,称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描述了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个环节。经云:“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9]一切众生本具有清净本性,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形成未来世之业因,因果相随,轮转于生死苦海无法出离。
  人临命终时,四大分离。但死只是作为一种生命的幻化形态,并不是生命的终结,阿赖耶识仍在轮回。“阿赖耶识”亦即“第八识”[10],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可含藏无始以来无量无边的善恶无记种子,并且执持不失。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业种,此业种在未受报前均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识依其善恶性质决定生命轮回的趣向。
  可见,生命的轮回是自然的循环,因果才是最公平的仲裁者。生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着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大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11]又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坏不失。”[12]
  佛教中讲的“善”分“有漏善”与“无漏善” 两种。“有漏善”是一般的善,如“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与此相对的便为“十不善业”。“有漏善”能让我们得到世间的福报,享受人天安乐。而“无漏善”为:在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下,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作所为才是至善。“无漏善”能让人得以究竟解脱,获得四圣果位乃至佛果。由此看来,佛教谈善恶,不仅限于世俗伦理的意义范畴,识见心体,证悟解脱才是至善。因此,竺道生在谈佛性时,讲佛性即善性,说“善性者,理妙为善,返本为性”,认为得理为善,乖理为不善。[13]
  (四)人之价值
  佛教对人的生命价值采取极为褒扬的态度,认为众生由善恶业力牵引在六道中轮回,能往生三善道并得到人身实属不易。在《杂阿含经》及龙树菩萨《劝戒亲友书》、寂天大师《入菩萨行论》中,都用比喻来诠释人身难得。因人之生命异常珍贵,反对自杀为佛教所力戒。佛教提倡珍惜生命时光,人生之生老病死等八苦反为修行提供绝佳契机,六道中仅有人道苦乐参半,顺逆皆有,因此最适合修行,人生在世应以不净多苦的肉身为“修学不苦患身”的“法器”。《大般涅槃经》云:“世有六处难可值遇……何等为六,一佛世难遇,二正法难闻,三善心难生,四难生中国,五难得人身,六诸根难俱。”[14]世人要有紧迫感,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而空耗生命。
  (五)人之目的
  如来藏为世间万有的清净本体,也即人生命的自在本性,是人生解脱的内在根据、原因,人只要反观自照,归本溯源,就会体悟至善的本性。佛教一般将这一境界称为“涅槃”。涅槃是人生理想归宿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凡亲证真理、达至涅槃之人,就是世间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其不受任何状态所束缚,消弭了二元对立,达到圆融寂静的状态。
  那么,如何达至这一至善之境呢?“四圣谛”揭示了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其中的“道谛”便为实现这种理想提供了方法与道路,一般称之为“八正道”。“八正道”又可分属为“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精进、正念、正定属“定”,正见属“慧”。因“戒”而后有“定”,“定”而后有“慧”,经过了“戒、定、慧”的次第修行,最终了悟正见,把握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即:“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了避免修道落入感官享受和自虐苦行两个极端,佛陀在初转法轮时提出了中道观,认为只有中道能导致最终的宁静、内证、正觉、涅槃,才能根除烦恼、脱离苦海,达到爱恨熄灭,身心安宁自在的无为之乐。这一至善之境可以当生成就,不必等死后方可证得。

三、结 语
  《楞严经疏》中说道:“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15]这也说明了佛教义理有其一贯性。佛教中的无常、十二因缘、四圣谛、空性、四法印等教法,均为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佛教以“缘起性空”阐明了宇宙与人的本质,揭示了生命何以生成的终极根源,并为人的出场创设了广阔的时空图景。人与世界同出一本体,天地万物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均受因果法则的制约。众生虽本性清净,但因一念无明招致人生无穷的生死苦果。人生在世要把握难得机遇,觉悟真如,认识到尘世的虚幻不实和必然的苦痛性,从而获得究竟的解脱,达至原初的清净本性。如此,在“人”构建的过程中,“缘起性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在其统摄之下,人之诞生、人之存在、人之价值、人之本性、人之目的逐一推衍并得以安顿,从而建构并确立了“人”之规定性。
  (作者程婧,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注 释】
  [1] 本文所谈系中国佛教。由于传播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大体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的南传佛教。本文不对此进行区分,仅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阐述,意图展示中国佛教的整体性样态。
  [2] 《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85页中。
  [3]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王相应品·频鞞娑逻王迎佛经》第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498页中。
  [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续藏经》第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704页下。
  [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109页上。
  [6]《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914页中。
  [7] 《六祖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348页上。
  [8]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526页中。
  [9]《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续藏经》 第1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744页下。
  [10] 佛教唯识宗认为人有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11]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七,《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335页中。
  [12]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遗教品》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901页上。
  [13] 竺道生:《大般涅槃经集解·德王品》,石峻:《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4页。
  [14]《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499页上。
  [15]《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825页上。